你尚未認證為創(chuàng)作人或影視公司,認證即可享有: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未在約定時間公映則退還投資款且保留部分收益權,是否受公映完畢和共擔風險約定的影響?
【原創(chuàng)】文/汐溟
甲與乙聯(lián)合投資拍攝一部院線電影,約定:雙方按投資比例共擔風險,共享利益;若合同簽訂后6個月內影片未在院線公映,乙應在10日內退還甲投資款,且甲仍享有超出其投資額部分的收益分配權。影片逾期未上映,乙未在10日內退還甲投資款,甲也未向乙催要。影片在合同簽訂后10個月上映,票房業(yè)績不佳。甲向乙發(fā)送商函,要求乙依據(jù)合同約定退還投資款。乙則主張影片已經上映,依據(jù)共擔風險的約定,在影片虧損時,其僅按投資比例向甲分配票房分賬款。同時,甲在影片上映前不催告乙退還投資款,待影片上映盈虧明朗后才發(fā)函催告,有違誠信。甲是否有權要求乙退還投資款?乙的抗辯主張能否成立?
甲乙共同投資、聯(lián)合攝制影片,雙方之間成立合作創(chuàng)作合同關系。一方面(A條),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共擔風險,即各自應按投資比例承擔影片虧損風險;另一方面(B條),又約定在特殊條件下乙應退還甲的投資款,且保留甲的部分收益分配權,前述特殊條件限制了虧損的情形,即在影片未上映無法確定是否盈虧時乙所應負擔的義務。乙認為,基于風險共擔的約定其有權拒絕甲的退還投資款的請求。乙的拒絕并非暫時拒絕,而是從根本上消滅甲的請求。
本文認為,乙的抗辯涉及到合同條款的效力及解釋問題。
首先, A條和B條作為合同條款,雙方均簽章確認,是各自真實的意思表示,內容不違反法律、行政法規(guī)的強制性規(guī)定,均屬合法有效。
其次,B條設定了乙在特定條件下的義務,該特定條件是否成就由乙自己決定,即發(fā)行由乙負責,若乙未能完成在簽約后6個月內公映影片的義務,則應承擔在10日內退還甲投資款的不利后果。相較于按投資比例分擔風險的A條約定,B條無疑限制了乙的權利,加重了乙的負擔。在乙能自由決定己方義務履行的情形下,對于該義務違反所產生的不利責任,理應承擔,不得援引A條予以抗辯。若乙的主張被支持,則B條對其義務的限定歸于無效,其對影片的公映將不受期限的約束。無論遲延公映多久,乙都可以A條為由抗辯免責。該結果必然侵害甲的權利,尤其在甲不負責影片發(fā)行的情形下,實際上賦予乙發(fā)行決定權且不承擔不利后果。如此,將導致甲乙權利義務的嚴重失衡。
合同B條約定“若合同簽訂后6個月內影片未在院線公映,乙應在10日內退還甲投資款,且甲仍享有超出其投資額部分的收益分配權”,影片能否在院線公映屬于不確定性事實。根據(jù)我國《民法典》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(guī)定,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,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,自條件成就時生效。B條約定6個月內影片未公映為所附生效條件,在該事由發(fā)生時,產生退還投資款在內的后果。該約定應為甲乙雙方之間成立的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。
從約定的目的及性質看,合同簽訂后6個月內影片未公映則退還投資款,在雙方為合作創(chuàng)作影片的關系中,該條賦予甲方優(yōu)先回款權。因為此時影片未公映,盈虧不確定,退還投資款實際上包含了虧損的情形,亦即無論是否盈虧都要退還投資款,該條約定使合同具有借款合同的性質。又因為退還投資款后,甲仍享有超出投資額部分的收益分配權,即若影片盈利,其仍享有超額收益,若虧損,該收益不產生,仍有共擔風險、共享利益的性質,合同仍有合作創(chuàng)作合同的性質。因此,B條約定使合同具有借款和合作創(chuàng)作二重性質,且互不沖突。
甲基于B條約定,有權要求乙履行義務,甲的權利主張具有明確的合同依據(jù)。因為B條約定屬于乙的單方義務,并未約定作為債權人的甲應在限定時間內催告,更未約定若未催告便喪失權利的后果。甲在訴訟時效內催告乙履行義務均有效,并不違反誠信。
內容由作者原創(chuàng),轉載請注明來源,附以原文鏈接
http://www.elettivobag.com/weidianying/255843.html全部評論
發(fā)布者暫未開放下載權限
我們正努力使更多創(chuàng)作人開放下載權限,敬請期待...
確定下載本片嗎?
提交成功
待作品發(fā)布者確認
無法認領此作品
只有實名認證的用戶才可以進行作品創(chuàng)作人關聯(lián)哦~
提交成功
待創(chuàng)作人確認
取消邀請
表情
添加圖片
發(fā)表評論